量化投資的黃金年代,已然來臨
——點掌財經特邀百奕投資張恒祐分享心得
套利,在如今的市場上已不再陌生,普遍的套利品種有期貨、期權,乃至可轉債也能用來作為套利工具。不過,想要成功套利,就必須要先了解這些工具的本質。點掌投教特別邀請到了,知名量化私募:百奕投資的總經理——張恒祐,來暢聊他的投資心得。
自古英雄多磨難,幾經輾轉終歸市場
畢業(yè)于臺灣大學金融專業(yè)的張恒祐第一份工作是在臺灣的一家公募基金做交易員助理,在積累了足夠的實戰(zhàn)經驗后,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輾轉到了香港的信托公司做策略開發(fā)。
來到了香港的張恒祐,起初做的是可轉債套利,這也是張恒祐第一次接觸到量化策略,而量化就是照表操課,不會把個人的情緒影響到投資邏輯中去。
隨后,又是在朋友的介紹之下,2011年張恒祐來到了上海發(fā)展。來到上海的第一年,他拿到了股市上市后一年的歷史數(shù)據(jù),經過回測后發(fā)現(xiàn)它的波動性非常高,所以量化模型帶來的利潤相當可觀,在這樣一個契機之下,張恒祐參與到了A股市場,同時繼續(xù)開發(fā)交易策略。
A股波動率高,量化投資的黃金年代
在開發(fā)交易策略的時候,張恒祐發(fā)現(xiàn)A股的波動率遠高于國外的股票,波動率是量化投資的生命,于是他便認為這是量化投資的黃金年代,在上海開辟自己的一番新事業(yè)。
張恒祐專注于數(shù)據(jù)方面的研究,相當于建立了一個實驗室,在實驗室里分析數(shù)據(jù)。而在做開發(fā)策略的時候,最主要的功能是要開發(fā)一個適用全部品種的策略,不僅僅是對A股有效,對于美股、歐洲股市或港股同樣都要有效,所以張恒祐團隊更多的要開發(fā)出通用型掌握整個市場規(guī)律的策略。
然而每個市場的波動性是有差異的,要適應于各個不同的市場狀態(tài)中,這對于模型的要求會更高。張恒祐團隊開發(fā)的模型就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類似于愛因斯坦留給后人的一條公式:E=mc平方,一條很簡潔的公式解釋了所有的物理現(xiàn)象,進而也是這條公式,開發(fā)出了原子彈。而張恒祐所要尋找的目標就是能夠開發(fā)出描述金融價格波動的因素,找到這樣的公式,來偵測到市場的主旋律,從而能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將投資簡單化,更好的來適應于不同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
滿倉虧損的教訓,學會控制風險
初來乍到來到大陸的張恒祐,覺得股指期貨波動性很大,如此大的誘惑力讓他上來就涉足了期貨交易。起初他滿倉操作,當股指期貨在利空影響下連續(xù)跌停兩天的時候,張恒祐的資產從50萬不僅僅歸零,還倒虧50萬。有了那一次虧損的教訓后,張恒祐開始注意到了風控的重要性。
后來的過程中,張恒祐團隊慢慢的將保證金比例降低,意味著杠桿的減少,當開始盈利時,再往下降倉位,如此控制風險,利潤自然就出來了。隨著規(guī)模的越來越大,張恒祐對風險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,比如在股票上設置了10%的嚴格止損位,量化選股方面,每一只個股的占比最多占到總資產的2.5%,這也意味著可能買40只股票,即使其中有遇到踩雷的個股也不必害怕。
在這樣嚴格的風控體系下,張恒祐團隊可以做到穩(wěn)步盈利,而避免了大漲大跌起起落落的風險。
最后,張恒祐說到,量化投資時資管的頂層領域,走入這個領域需要有個好的師傅領入門,如果沒有領路人的話,則可以從國外的一些交易員的博客中學習到其中的投資邏輯,然后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比較良好的發(fā)展前景。
嘉賓介紹
張恒祐 百奕投資總經理兼基金經理
畢業(yè)于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專業(yè),歷任臺灣新光投資信托,操作可期貨策略以及轉換公司債的套利交易。香港 Multi Capital Investment holding操作可轉換公司債的套利交易。持有國內證券、期貨、基金從業(yè)資格持有美國另類投資分析師資格。美國注冊另類投資分析師 CAIA。年度期貨投資競賽報酬率冠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