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市民張先生來到徐匯公安分局楓林路派出所報案,稱其一年前經(jīng)朋友介紹,認(rèn)識了一名自稱“公職人員”的王某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接觸,王某向張先生推薦了一個號稱“很容易”賺錢的投資項目,并稱這個所謂的投資項目在去年就賺了50萬元,今年想邀請張先生一起參與投資。由于張先生曾和王某約在單位門口見過面,出于對“公職人員”的信任,便對王某所說深信不疑,直接“投資”了20余萬元。
在半年時間內(nèi),張先生陸續(xù)向王某轉(zhuǎn)賬了200余萬元,卻從未獲得過分紅和收益。有些疑惑的張先生便找到王某單位詢問情況,得到的答復(fù)是,單位從未有過這個投資項目,而王某以前確為該單位人員,但早已辭職。得知真相的張先生立即找王某對質(zhì),但王某聲稱自己離職是因為和朋友開了一家公司,并希望張先生繼續(xù)投資,待其成為公司大股東以后,就能賺到錢。王某還給張先生發(fā)送了一張公司賬戶的截圖,看到圖上有300多萬元資金的張先生再一次選擇相信王某的說辭,并在之后的半年里又陸續(xù)轉(zhuǎn)賬100多萬元。等待了一年后,當(dāng)張先生向王某要收益時,王某依然以各種借口搪塞,意識到被騙的張先生選擇了報警。
警接報后迅速展開調(diào)查,鎖定嫌疑人王某并將其抓獲。到案后,王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(rèn)不諱,并交代,其從一開始就編造了這個“投資謊言”,騙張先生一步一步往里投錢,只要張先生有所懷疑,便轉(zhuǎn)給他一點錢來博取信任。而事實上,王某開的公司也只是個有名無實的“皮包公司”,公司的另外幾名投資者也是其偽造出來的,就連那張300多萬元的公司資產(chǎn)截圖,也是他用P圖軟件制作的。目前,王某因涉嫌詐騙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仍在進一步審理中。
點掌投教基地提示,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的手段多種多樣,詐騙分子往往先通過立自身“人設(shè)”博取信任,再利用高回報引誘受害者上當(dāng)。建議大家要保持警惕,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高回報承諾。